2020年中国体育用品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未来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万亿元中国体育用品企业很多是做国际品牌代工起家,在早期的发展过程中,通过经营品牌和快速发展经销体系,这些公司中的大多数都顺利把握住了体育运动用品行业发展的第一次掘金时代。
2011年,随着1)2008年后奥运热潮褪去;2)国际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竞争加剧;3)国内品牌渠道管理粗放、库存堆积严重等原因澳门威尼斯人官方网站登录,整体运动鞋服行业于迎来了寒冬。应收账款及库存周转出现问题,各品牌商不得不关闭大量店铺,减少开支。
我国自2010年之后国内体育用品品牌的市场份额逐年下降,Nike、adidas两大巨头市场份额总和则常年占据我国体育用品行业总体市场份额的30%以上。在安踏、李宁、特步三大本土运动品牌中,安踏是行业里市值最高的公司。
总的来说,我国体育用品行业相继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目前,9年前的产能过剩危机和随之而来的行业震荡已暂成过去时,行业进入上升期。
2015-2017年中国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总产出逐年增长,2017年总产出达到13509.2亿元;2018年国家统计局对体用产业核算分类进行了调整,采用《体育产业统计分类(2019)》,在新的统计分类口径下,2018年中国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总产出为13201亿元,根据测算,2019年中国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总产出在14200亿元左右。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4-2018年中国体育用品零售商品销售额逐年增加,2018年中国体育用品零售商品销售额达到282.02亿元。根据测算,2019年中国体育用品零售商品销售额在326亿元左右。
2019年全年,中国体育用品行业进出口总额约为202.88亿美元,同比增长5.53%;实现贸易顺差178.76亿美元,同比增长3.72%。其中,进口额为12.06亿美元,同比增长21.21%;出口额为190.82亿美元,同比增长4.67%。
对体育用品行业出口产品进行归类,可分为运动服、运动鞋、球类、训练健身器材和其他相关产品。2019年,训练健身器材出口额为34.30亿美元,占比为17.97%,除外所占份额最高。
对体育用品行业进口产品进行归类,可分为运动服、运动鞋、球类、训练健身器材和其他相关产品。2019年,运动鞋进口额为35221.95万美元,占比29.21%,除外所占份额最高。
截至2020年6月,国内共有体育用品制造相关企业数量为9534家,其中大部分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广东(1411家)、浙江(1177家)、江苏(1021家)、福建(929家)、上海(853家)、山东(708家)、北京(358家)七个省/市,前七省份产业集中度达到70%左右(按照企业数量)。
结合各省发布的体育产业发展规划目标,可得出我国2025年体育产业目标为71100亿元;其中,福建、广东、江苏、山东、浙江五省体育规划目标规模全国居前,分别为10000亿元、9000亿元、7200亿元、6000亿元、5000亿元。
近年来,国家层面对体育服务业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持续推动体育产业结构的改善。例如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提升体育服务业比重,力争到2022年,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体育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0%。
在这样的背景下,体育用品行业原本的主导地位逐渐丧失,让位于体育服务业。体育用品制造业转而追求高质量发展,推动智能制造、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体育制造领域应用,预计未来中国体育用品行业增加值占体育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将保持的30%左右。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目标,到2020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3万亿元,进一步优化体育服务业、体育用品制造业及相关产业结构,实施体育服务业精品工程、体育用品制造业创新提升工程和体育产业融合发展工程。
另外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目标,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积极支持体育用品制造业创新发展,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提升传统体育用品的质量水平,提高产品科技含量。
综合上述文件中提出的目标及对于体育用品业的相关叙述,前瞻预计到2025年,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业总产出将超过2万亿元。
更多数据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体育用品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体育用品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体育用品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体育用品行业未来...
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